在王永成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会议文件盲文版同步发布,既保障和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以及国家对残疾人的特殊关心和特殊照顾。专注于。
政府工作报告在布置今年的工作任务时,仍然高度重视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
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代表和委员建议,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实施《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关爱服务。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促进残疾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
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
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中国残联去年配合全国人大召开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座谈会,编制了法律解释、到当地开展法制宣传,积极推动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程凯表示,下一步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的权利和利益。从立法源头着力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更多法律法规增加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副委员长卢世明建议,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如城乡规划法、建设要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法》、《民用航空法》、《铁路法》,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该条例为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东京残奥会游泳冠军贾红光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情况检查,发挥“法律检查”监管利剑,推动法律规定落实,提高我国无障碍环境整体水平,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多位代表指出,近年来,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支持仍然十分困难。对此,建议推动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努力消除残疾人就业创业障碍,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职业和社会康复部副主任温晓燕建议,整合资源,加大对残疾人创业的支持力度。各部门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必须针对残疾人创业群体有具体的可操作内容,尽量减少因残疾造成的机会减少、信用评价降低、抗风险能力弱等不利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任杨阳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残疾人素质和学历发生了很大变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残疾人入门体检标准还不够科学。建议进一步科学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录用残疾人体检标准,准确认定残疾人残疾程度和康复水平。以能够基本适应职业要求为导向,尽快修订《公务员录用通用体检标准(试行)》。
服务关系残疾人的生活,联系着千万残疾人家庭。 “十二五”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3项国家级公共服务计划,均将残疾人救助服务纳入其中。
多位代表指出,我国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顶层设计也已到位。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之后,“够不够”、“好不好”、“好不好”的问题必然会凸显出来。为此,建议重点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在教育、养老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提出,提高视障学生获取无障碍教材的便利性,满足他们最基本的学习需求帮助确保视障儿童能够在普通学校安心学习,“留住、跟上、学好”。为此,建议教育部督促各地教育部门对当地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低视力学生人数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大字教材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向当地教材出版机构反馈,督促教材出版机构主动作为为民慈善事业,积极出版大字版教材和教具造福视障人士,并与当地出版机构合作发放为学生提供大字体教科书有需要及时处理。(记者 蒲晓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bhygdzb.com/html/tiyuwenda/9450.html